立夏要艾灸哪里?立夏艾灸的方法

立夏要艾灸哪里?立夏艾灸的方法

立夏要艾灸哪里?立夏艾灸的方法

  结合四时节气的艾灸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在立夏之时进行艾灸有哪些好处呢?包括立夏要艾灸哪里呢?今天艾灸课堂就给大家说一下立夏艾灸的方法。

  介绍一下立夏

  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立夏艾灸有哪些作用与功效呢?

  一、立夏艾灸温经散寒。

  到了立夏艾灸点燃灸草,本身就带有热量,可以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对一些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就可以达到温经散寒的目的。所以艾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对于止腹泻的效果也是非常的显著。

  二、立夏艾灸行气通络。

  我们知道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艾灸有打通气血的功效,根据中医的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在中医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效果非常好。

  三、立夏艾灸预防传染病。

  艾草的味道也比较独特,可以预防蚊虫的叮咬,预防疟疾和大脑炎,黄帝内经里也曾经记载过,艾灸可以预防狂犬病。

  四、立夏艾灸调节免疫。

  艾灸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因此,它可以调节我们的免疫功能,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如果小孩子提抗力比较弱,可以采取艾灸的方法。

  立夏立夏艾灸的方法

  一、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二、关元穴

  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关元穴是一个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我们的肚脐以下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关元穴,正有“一穴暖全身”的功效。中医学讲:寒者热之。一般体寒人群,在家可以借助艾灸、艾灸贴等热灸关元穴,在一定程度上能调理寒性体质。

  三、申脉穴

  体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申脉别名阳跷,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之功效。适用人群:寒性体质;中老年朋友;经常伤风感冒、腹泻、怕冷的人。

  因为阳跷通膀胱经,而申脉本身就是膀胱经的一个重要穴位。所以申脉穴是阳中至阳,用这个穴位既能散除体内寒邪,又能使阳气通达巅顶,对人体不仅起到平衡的作用,还可以使人步履轻健矫捷。

  四、足三里

  足三里也是四大养生穴之一,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侧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要穴,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经常艾灸足三里加快全身气血的运行,让身体暖和起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寒性体质不好的人一般脾胃都不是很好,艾灸足三里能够很好的改善脾胃功能,从而改善寒性体质。

  五、后溪穴

  后溪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道家医学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八脉交汇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一般艾灸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

  六、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临床上,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 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立夏艾灸的方法全部内容。但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艾灸的方法还要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体情况,酌情取穴艾灸。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学习艾灸参考之用,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内容,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艾灸的作用与功效、艾灸疗法、艾灸方法、艾灸美容,请继续浏览本站的其它一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