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天气由热转凉,昼夜温差较大,因过敏性鼻炎就诊的患者大大增多。目前我国成年人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大约为10%,以此估算过敏性鼻炎患者超过一亿。过敏性鼻炎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还容易引起哮喘、支气管炎、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过敏性鼻炎有哪些症状呢?
(1)鼻塞: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2)多涕: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季发性感染后出现。
(3)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4)全身表现:多数人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鼻炎属世界性难题,缺少有效的应对方法。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对鼻炎有比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中医理论认为过敏性鼻炎并非不可治愈的,关键在于辨证论治以及整体治疗。
从中医来看鼻炎到底是什么病呢?中医一般称为鼻鼽、鼽嚏或鼻窒。鼽即鼻出清涕,嚏乃鼻中因痒而气喷作声,窒是以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鼻窍交替堵塞,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甚至嗅觉失灵为特征的慢性鼻病。中医在两千年前即明确地诊断了此病,并且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鼻炎的本质是正气不足,无力祛邪。
《内经》认为:“肺开窍于鼻”,故鼻病似当责之于肺。但人体是一个动态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平衡体,凡病需要整体辨证,以求其根本。且多数慢性病往往不拘泥于一个脏腑的问题,而是整体影响,所以,治疗鼻炎当然也不能拘泥于肺脏。
中医认为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外感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此病往往缠绵难愈,一则是正虚而邪恋,二则是外邪久客,化火灼津而痰浊阻塞鼻窍。因此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为本,主要包括肺、脾、肾之虚损。脾属土,为肺之母,脾虚则肺之生源化绝而肺虚;肾属水,金水互生,且肺纳气归于肾,二者互相影响。因此,治疗鼻炎先需治本,重点是温补肺气、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正气是祛邪的基础,扶正即所以祛邪,治鼻炎如此,治疗其他大病亦如此。
正气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正气足则自动寻找体内客伏的病邪,并且会努力祛邪外出。鼻炎是外邪客于肺脏,因肺气不足,无力祛邪,导致邪气久客。邪客愈久,其病越是缠绵。正愈虚而邪愈盛,且变症百出,渐而成难治痼疾。其本全在正虚,而标不过是鼻炎所出现的各种相关症状。
秋季过敏性鼻炎艾灸效果好吗?
除了中药、针刺外,用艾灸的方法来调理过敏性鼻炎也有着十分直接显著的效果,很多人在第一次艾灸后就感觉各种症状有改善。艾灸温补肾阳,扶正劫邪,平衡阴阳,强身健体,改善体质,从而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过敏性鼻炎艾灸哪些穴位?
艾灸穴位:上星穴、肺俞穴、合谷穴、关元穴、足三里、飞扬穴等,印堂穴和迎香穴也是效果明显的穴位,但因为在面部,非专业人士最好不要选用,以免产生意外。
1、鼻炎艾灸穴位——上星穴
上星穴,属督脉经穴,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是治疗鼻病的要穴。作用功效:熄风清热、宁神通鼻、降浊升清。主治疾病: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鼻渊,鼻出血,鼻痔,鼻痈,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疟疾,热病。
2、鼻炎艾灸穴位——肺俞穴
肺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肺脏的背腧穴。取穴时,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先找到颈项部最突出的棘突,即第7颈椎棘突。向下沿棘突逐个触摸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就是肺俞穴。主治疾病有: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3、鼻炎艾灸穴位——合谷穴
合谷,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
4、鼻炎艾灸穴位——关元穴
关元穴,属任脉。其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关元穴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5、鼻炎艾灸穴位——足三里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足三里是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主治疾病有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本穴为强壮保健要穴,坊间有“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身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等说法。
6、鼻炎艾灸穴位——飞扬穴
飞扬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之络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主治头痛,目眩,鼻衄,颈项痛,腰膝酸痛,癫痫,痔疾,脚气等。
7、鼻炎艾灸穴位——印堂穴
印堂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出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属于经外奇穴。此腧穴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失眠、头痛、鼻渊等病症。
8、鼻炎艾灸穴位——迎香穴
迎香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此腧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鼻塞、鼽衄、口歪,胆道蛔虫等病症。
艾灸方法
上星、关元穴、肺俞穴(印堂穴)为重点穴位,必须施灸,每个穴位不少于半个小时,其他穴位可以作为辅助穴位挑选着艾灸。每次艾灸的时间可以在1-2个小时。每次艾灸的时候可以配一两个主要穴位和一两个辅助穴位进行艾灸。
注意事项
首先,认为过敏性鼻炎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就是寒邪。故生活中应避免着凉,注意保暖。食用寒凉的食物,如螃蟹,鱼虾以及冷饮等。
其次,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中医理论认为抗生素即是寒凉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