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当血液内红细胞数目或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时即为贫血。
造血原料不足,骨髓造血功能降低,红细胞损失或破坏过多等,均可引起贫血。
临床上常见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
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多因食物中内含铁过少及慢性出血(如胃肠道出血,月经过多或痔疮出血等)引起。
贫血艾灸效果好不好?
贫血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为甲床、手掌、口唇和面色苍白,自觉头晕、乏力、耳鸣、目花,可见头发稀疏、皮肤干燥和指甲凹陷等。
心悸、气促、恶心、呕吐、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也较为常见,其他还有低热、妇女月经不调等。可有舌面光滑、舌质淡、脉濡细或细数。
贫血要艾灸哪些穴位?
取穴:膏肓、四花穴、脾俞、肾俞、命门、关元、足三里。
膏肓穴位置:寻找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膏肓穴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
四花穴为膈俞与胆俞两穴的合称,均属背俞穴。
膈俞穴位置:此穴道的时候一般采用俯卧的姿势,膈俞穴位于身体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胆俞位置: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胆俞穴位于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脾俞位置:采用俯卧的姿势,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肾俞位置: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命门穴位置:位于第二腰椎下(系裤腰带的地方,和肚脐眼是对应的)。
关元穴位置: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
足三里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操作方法
用艾灸每穴灸5~25分钟。上述穴位轮转施灸,温度事宜即可。长期坚持效果会日渐明显。
艾灸时也需要注意保暖
艾灸后不能受凉,而进行艾灸的时候也要注意身体保暖,就算是天气炎热的夏季,艾灸的时候仍然要避免着凉,特别是要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的情况下避免穿堂风吹。比如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所以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空气对流不能太强,宜在较为密闭的环境中进行艾灸。夏天也是,不可吹电扇不可开空调。
艾灸一般不选晚上10点后
人们常说,我白天艾灸了还可以等半小时或一小时再洗澡,晚上那么晚了,艾灸后等那么久的话,洗澡得到什么时候。其实,你搞错了,无特殊情况,本身晚上艾灸效果就不如白天哦。
原则上一天任意时间都可以艾灸,上午是艾灸的最佳时间,上午>下午>晚上。但是,晚上10点后最好不艾灸。人体保健养生一定要顺应天时,晚上主收敛,而艾灸主生发。例外的是,但如果是治病或急症,需要大量艾灸,那就不用过多考虑了。如果是治疗失眠症,临睡前艾灸效果较好(但也要根据病情)。四季中,夏季是除寒湿补阳气冬病夏治的最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