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寒湿体质的人还真是不少,特别是长期生活在比较潮湿地区的人,更容易是寒湿体质。那么这样的体质的人要经常艾灸,艾灸对去湿气有很好的作用,经常艾灸还可以通经活血补阳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寒湿体质艾灸的好处吧。
长期艾灸的好处
艾灸具有调和阴阳,温润补气之功效,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长久艾灸可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艾灸实为中医养生的一部分,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讲究医养结合,调养生息。艾灸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真火,是寒湿的克星。
艾灸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温散寒邪、活血止痛、补中益气、温阳补虚、排毒邪热、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等功能。
取穴:艾灸中脘、神阙、关元、命门、足三里、局部阿是穴。(即哪痛灸哪,身体哪里感觉寒凉,这些部位就是施灸的穴位。)
艾灸去湿六大气穴绝配
1、关元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2、中脘穴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目眩、耳鸣等。
3、丰隆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此穴主治头痛、眩晕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尤其对于祛痰祛湿疗效显著。
4、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就是承山穴的位置。
5、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该穴位主要功能是分流胃经经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艾灸之后还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
6、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该穴位主要功能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寒湿”是万病之源,我们日常一定要注意排寒湿和补充阳气,当体内寒气多了,就容易出现身体“凝”的现象,“凝”的意思是身体循坏慢和代谢慢,身体也更容易酸痛。
艾灸的方法:所以,通过每日20-30分钟左右的艾灸避免寒湿、排寒祛湿非常重要,同时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点,宣传艾灸调病治病养生,达到调理慢性疾病的目的。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寒湿体质经常艾灸通经活血增阳气去湿气全部内容。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艾灸的方法还要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体情况,酌情取穴艾灸。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学习艾灸参考之用,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内容,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艾灸疗法、艾灸的作用、艾灸穴位图、艾灸减肥等内容,请继续浏览本站的其它一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