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步入中夏,各地开始频繁下雨,空气湿度的极具增加,会使得很多患者身体变的滞重酸,出现各种“湿症”,这时有一些朋友就会问:“下雨天气,怎么艾灸灸养生?该配合哪些穴位?有什么用?”
下雨天体湿的人很难受
喜欢艾灸的朋友都知道艾灸主要作用是补充正气和阳气、排寒祛湿。相信大家都会有这种顾虑就是,下雨后,空气比较潮湿,气温比较低,怕艾灸的时候,因为毛孔张开,穴位也在打开状态,湿气就会进入皮肤,不仅仅艾灸没效果,还会导致湿气加重。
俗话说:“湿遇寒则凝、遇热则散”、湿说白了、就是水、我们都知道水的特性、一遇冷就凝结成冰、一遇热就散发成水蒸气。如果、你体内的水遇寒、凝结了、于是就堵在那里、形成经络的不通、不通则痛、于是乎、关节炎、风湿疾病就形成了,而艾灸的话、正好是运用火的热力、把寒给驱散了、把瘀堵的经络给打通了。
下雨天,气温的下降,湿气的加重导致人体正气、阳气不足,体内的病邪很容易发生,比如常见的:头痛、鼻塞、全身无力、严重时的风湿、类风湿等等。这个时候更应该通过艾灸来排除湿气,补充自己身体内的阳气与正气,这样才能做到百病不侵。
下雨天和湿邪的关系
风、寒、暑、湿、燥、火属于艾灸养生中的六淫,而下雨天造成的湿邪就属于“六淫”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当阴雨连绵,人们居处潮湿,涉水淋雨,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而引发湿症。再加上天气炎热人们贪吃冷食,凉爽的饮食的确能让身体感觉舒适,但寒凉之 物却最伤脾,而脾在运化水湿方面作用重大,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下雨天要艾灸哪些穴位效果好?
1.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
2.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艾灸15分钟能有效缓解下雨天带来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3.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裸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这是个祛除湿气较好的穴位,可以平常时多灸。
4.解溪穴
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下雨天常灸这4个穴位,不仅仅可以防止湿气入体,还能日常的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