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正文

三方共赢艾草身价翻涨,一棵艾草掘金300万!

来源:http://www.damingguai.com/ 发布时间:2020-03-02 阅读:301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铜梁区少云镇海棠村的村民忙里忙外。村党支部书记彭忠更像打了鸡血似的,从早到晚几乎没坐下来喘口气。  
为什么呢?原来,海棠村计划在端午节当天,承办区里举行的第一届“原乡小艾端午沉浸式”体验活动,彭忠作为村干部,要抓紧协调并组织村民推进各项工作。  
三方共赢艾草身价翻涨,一棵艾草掘金300万!
他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个“空壳村”,现在的“忙碌”都得益于艾草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发展此产业项目负责人陈平的创业路,却是几经波折。但如今,不仅当地村民户均增收上千元,陈平的艾草基地年收入也达到300多万元。他让村子“起死回生”的秘诀是啥?  
看准市场空缺反遭村民反对  
初夏,行走在海棠村,目之所及全是郁郁葱葱连片种植的艾草。“长得好的比人还要高,谁能想象到这以前空置得连虫子都找不到。”指着一旁的艾草基地,彭忠满是感慨。  
而说到改变这里的功臣要属陈平。他是少云镇土生土长的孩子,虽然从小在村里长大,可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重庆主城做装潢设计,和农业几乎八竿子打不到一撇。  
后来,每次节假日回村看望父母,他总有种说不出的痛心。他了解到,村庄除了过年稍闹热点,平时村里几乎看不见人,大片土地撂荒,就连过去时常听到的狗叫声都鲜少。看着家乡一天天衰败,陈平坐不住了,他想为家乡做点什么。  
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让陈平找到新的发展方向——种艾草。  
说干就干。当年,他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到河南南阳、湖北蕲春实地考察后,陈平发现,目前我国艾灸产业规模已超过数百亿元,成为我国中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让他窃喜的是,目前市场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一年后,陈平在镇里大庙村种植的30多亩艾草试验获得成功,经过测算核实,一亩地年产值在2000多元以上,比种植传统农作物收入要高不少。欣喜之余,他蹦出了带领村民一起种艾草增收的念头。然而,刚开口就遭到了村民强烈反对。“你一个年轻娃儿,不懂农村,更不懂农业,我们凭啥子相信你说的话?”“烂贱的艾草,你说市场前景好,我们怎么知道它到底值不值钱?”“若是跟你种,没收成,你跑路了,我们找谁去?”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句句都在拒绝陈平的提议。  
执着规模发展赢1300亩示范地  
面对村民的当头一棒,陈平也傻了眼。他明白,如果艾草种植规模起不来,后期搞艾草深加工就没有原料供应,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何想办法说动村民齐种艾草,成了陈平当时创业最头痛的一件事。  
“村民不愿意跟我干,要不找少云镇的领导谈,征求到镇上同意,事情不就好办许多?”在束手无策之际,陈平想到了镇领导这根”救命“稻草。  
“艾草种植技术简单、管理粗放,基本不用喷药施肥,非常适合农村留守妇女、老人种植。而且当年就能见效,一次种植至少可采收5年,亩产值更是能达到2000元以上。”  
“更何况艾草产业目前在全国来说十分火爆,市场产值差不多在几百亿元以上,艾草深加工产品更是深受市场欢迎,更重要的是这一产业还契合了国家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要求。况且我提供技术,只要村民愿意种,我会免费传授讲解,并按照市场价保底收购。”带着事先准备好的说辞,陈平向镇领导反复进行了自荐。  
经过一番实地调研,并积极参与镇党委会、村民院坝会的讨论后,陈平的执着打动了镇里相关领导。镇上最终研究决定围绕消除“空壳村”,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路,将规模开发艾草产业,并与陈平达成艾草种植协议,拿出海棠村在内的6个村社的1300多亩土地进行艾草示范种植。  
三方共赢艾草身价翻涨  
根据协议,陈平成立的重庆真艾农业公司负责前期垫付艾草种苗以及提供种植技术,同时承诺按市场价定期回收;村集体则需要将村民的零散土地进行集中,通过整合再将土地交给公司耕种;最后公司按照当年艾草的种植效益与村集体进行分红,其中公司占51%、村集体占49%;而艾草的种植、管理、收割、运输等,村民都无需出力,全由第三方社会化的专业服务队进行打理。  
按照这一模式,去年端午节其1300亩艾草基地赢来了首次收割。其中,1社村民彭白术将4亩坡地交给村集体后,收入2800元钱,加上到专业服务队务工的7000多元,仅去年依靠艾草产业就收入近万元。  
更值得庆贺的是,彭白术去年还将房屋重新整修,开起了农家乐,顺带销售家里的土鸡蛋、老腊肉等农特产品。不仅如此,去年海棠村集体也有几万元的分红,这使得曾经身无分文的“空壳村”变得充实起来。  
同时,去年底,陈平引进许多机器设备,将艾草深加工制成了艾条、艾灸、艾精油、艾草足浴包等10多款艾草养生产品,让“烂贱”的艾草价值翻了十多倍,仅去年依托艾草深加工,他就收入300多万元。  
“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既破解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实现农民增收、公司盈利的三方共赢。”少云镇相关负责人刘有春看着满山的艾草,笑容满面说道。  
如今,艾草的种植面积也从少云镇扩大到维新、太平、安居等镇街的上万亩规模。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