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儿童艾灸的相关问题,儿童年龄小身体都没有长好,所以有些家长就有疑虑,儿童适合艾灸吗?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然后看看儿童可灸哪些穴位,什么病适合考虑艾灸,最后还给大家介绍了儿童艾灸的一些禁忌,以供大家参考。首先我们还是看看儿童在什么情况下适合艾灸。
哪些情况适合儿童艾灸?
儿童的一些虚寒性疾病,脾胃虚弱的孩子比较适合艾灸。
什么情况儿童不适合艾灸?
孩子若有湿热的情况,暂时不宜艾灸。
中医认为儿童艾灸可防病保健
中医认为,小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脏腑的功能还不够健全,称之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根据这一生理特点,历代医家对小孩保健提出了许多保健方法,其中之一便为艾灸。对小孩实施艾灸疗法,可起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儿童艾灸有哪些功效?
第一、儿童经常艾灸,可以起到补脾益肾的功效,同时能够调理孩子的胃口。尤其对于不爱吃饭,挑食偏食的小孩来说,通过艾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食欲。
第二、很多小孩子爱发烧,而且容易受寒气侵扰,易受凉。而同时一旦受凉易引发内火,会发生急性扁桃体炎,手足口病,反复发烧等。经常进行艾灸就可以显著提高小孩身体的抗寒能力,帮助清热泻火,预防发烧等症状。
第三、小孩夏天进行艾灸可以祛除风寒湿气,预防感冒伤风,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充盈等。
儿童可以艾灸哪些穴位?
给孩子艾灸可以考虑艾灸身柱穴、神阙穴、公孙穴,下面让我们一一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穴位。
一、艾灸身柱穴
身柱穴是儿童治百病的穴位。身柱灸之可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神、降逆止咳和调理脾胃、促进疲劳恢复的作用,是临床健全神经系统、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和小儿诸症的灸治主穴。
对于后背经常冷、痛,后背单薄,经常容易伤风感冒,容易见风流泪,就单一个身柱穴,每次10来分钟,可以解决他的问题。
常用于:婴儿消化不良、吐乳、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精神委靡、夜不安神、夜啼、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肺结核、哮喘、惊风、发育不良等。
二、艾灸神阙穴
神阙就是肚脐眼,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一切虚损,虚弱的症状。对于先天后天不足的孩子,艾灸神阙是非常有效舒适的保健方法。
小孩要保持肚脐不要受凉,肚脐受凉会引起腹痛。因为这里是生命的原动力。
三、艾灸公孙穴
公孙,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现在的孩子容易吃的太多,太杂,造成脾的气容易瘀滞,一个星期灸1-2次公孙穴,使得脾经的气血比较充盈,补益脾胃,消积化脾的作用比较好。
那些不爱吃饭的小孩或者吃完容易腹胀、好咳嗽的孩子,家长可以灸也可以用手去推这个穴位,从脚趾往脚跟的方向去推,去搓的热热的。这个穴位对改善孩子脾虚、食积有非常好的作用。
儿童艾灸时间多久比较适合?
给孩子艾灸一般都是感冒发烧等的小病症或者是保健灸,那么一般就要根据孩子本身的反应来决定艾灸的时间,孩子如果身体需要,会非常配合,相反,如果身体不需要了,孩子就会用身体语言拒绝艾灸。如果灸着灸着孩子不断翻身,说明身体不需要了,这时就可以结束艾灸。
如果孩子平时体质好,不容易生病,那么只需要生病时灸,灸至痊愈。
有些孩子体质较弱,容易感冒生病,比如经常咳嗽或者哮喘,那么开始就需要集中灸,待病情被控制或者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后,可以改为定期保健灸。
孩子哪些常见病可尝试艾灸?
1. 风寒感冒:
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等症状。
艾灸取穴:百会、大椎、风门、肺腧。
艾灸方法:小儿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
2. 咳嗽:
表现为发热,畏寒,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
艾灸取穴:大椎穴、风门、肺腧。
艾灸方法:小儿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咳嗽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
如果咳黄痰,流黄脓、鼻涕,为风热咳嗽,可配合清热止咳的药物治疗;如果咳清痰,流清涕,为风寒咳嗽,可口服解表祛风的药物配合治疗。
3. 腹泻:
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腹痛,口渴等症状。
艾灸取穴:神阙、关元、足三里。
艾灸方法:神阙和关元20分钟即可,足三里可以10分钟。腹泻期间由于排便次数增多会造成脱水,一定给孩子多喝水。
4. 厌食:
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
艾灸取穴:中脘、天枢、神阙、足三里、身柱。
艾灸方法:视小儿的年龄,一般开始艾灸,一定要记住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每穴5分钟做起,逐渐延长艾灸的时间。最多每穴10分钟,不要太久。
5. 慢性鼻炎
艾灸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腧。
艾灸方法:治疗鼻炎不能用艾灸盒,最好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太热的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感觉太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太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是30分钟到1个小时。
两侧肺腧穴艾灸,使用智能无烟温控艾灸仪,采用低温模式,时间大约在15-30分钟偶有。所以,我们在治疗鼻炎和感冒的时候除上述穴位外最好加上肺腧穴。
6. 小儿哮喘:
咳嗽,喘息,运动后喘息加重等症状。
艾灸取穴:风门、肺腧、膏盲穴、大椎、身柱。
艾灸方法:用悬空灸,来回灸以上穴位,每次时间约为10-15分钟。
注意:因小儿的皮肤较为细嫩,且易动,所以要常控好灸的距离及温度防止烫伤。
7. 个子矮小,发育不良:
身高比同龄孩子低很多,面黄肌瘦,牙齿稀疏等。
艾灸取穴:大椎,身柱,中脘,神阙,胃俞,四缝等。
艾灸方法:2岁的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热度温温的即可,就是用温和灸,3-5岁的孩子,可以每穴艾灸5-10分钟,也可以大椎和身柱回旋灸一共10-15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8. 小儿夜啼:
夜间啼哭不止,白天正常,或阵阵啼哭,通宵达旦,或面赤唇红;或阵发腹痛:或腹胀呕吐;或时惊恐,声音嘶哑。
艾灸取穴:劳宫、中冲、神门、神阙。
艾灸方法:
1.用艾条雀啄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于每日临睡前施灸。
2.用艾炷隔姜灸,在劳宫、中冲、神门穴施以隔姜灸,各灸1~3壮,于每日临睡前施灸,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
3.用艾炷隔盐灸,取适量食盐纳入脐窝,上置艾炷,每次灸3壮,于每日临睡前施灸,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
儿童到底可不可以艾灸足三里?
儿童谨慎艾灸足三里,不要灸出病来!
这点以前在文章里提到过,这里再说一遍。古医书说“小儿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病”,是因为足三里有引气下行的作用。
处于生长期的小儿乃纯阳之体,生发之气旺盛,长灸足三里使气下泄,可导致生长迟缓、气血不和、易生病,故而孩子不宜常灸足三里。
儿童艾灸足三里也要适情况而定!
然而,古医书说的不一定适合现代,古医书指的是正常情况下孩子不宜灸足三里,但如今的孩子很多都已不是纯阳之体,常吃各种冷饮零食,导致体内寒湿气重,导致脾胃虚弱,这种情况适当灸足三里也未尝不可。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孩子最好不要灸足三里,若是孩子出现脾胃虚弱、积食厌食的情况,首选中脘、脾俞、胃俞、四缝、公孙,其次才是适当的艾灸足三里,以配合调理,如有出现腹泻,还要加上神阙。
儿童艾灸有哪些禁忌?
1.凡是暴露的皮肤部位,不要直接进行艾灸,比如面部,或是夏季的手臂等,尤其小孩子的皮肤比起成人更加娇嫩,更容易形成瘢痕。
2.小孩的皮肤对于温度以及疼痛的敏感度比较差,而且小孩子比较好动。因此,在为小孩进行艾灸时要专心一些,不要走神以免造成烫伤。
3.在进行艾灸时要选择一些环境比较好,空气流通好,并且比较干燥的房间。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儿童艾灸有哪些好处?如何操作?全部内容。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艾灸的方法还要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体情况,酌情取穴艾灸。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学习艾灸参考之用,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内容,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艾灸的作用、艾灸疗法、艾灸穴位图、艾灸注意事项等内容,请继续浏览本站的其它一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