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肚脐眼周围的穴位有哪些好处?

艾灸肚脐眼周围的穴位有哪些好处?

  好多文章介绍了艾灸肚脐眼,也就是脐灸的好处,那么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不只是肚脐眼艾灸,在肚脐眼同围有好多穴位,这些穴位艾灸有非常大的好处,至于是什么好处,下看完这篇文章吧。

艾灸肚脐眼周围的穴位有哪些好处?

  肚脐眼周围有哪些穴位呢?

  肚脐眼本身也是一个穴位,叫神阙穴;以肚脐眼为定位,上1寸是水分穴;上2寸是下脘穴。

  以肚脐眼为定位,下1.5寸是气海穴;下3寸是关元穴;下4寸是中极穴。

  以肚脐眼为定位,旁开2寸是天枢穴;旁开4寸是大横穴;旁开0.5寸是肓俞穴。

  以肚脐眼为定位,下1寸再旁开2寸是外陵穴;下一寸旁开0.5寸是中注穴;下2寸旁开0.5寸是四满穴;下3寸旁开0.5寸是气穴。

  大拇指一横指约一寸,所以艾灸肚脐眼的时候这些穴位都是在艾灸的作用范围之内,或者稍微加大范围即可灸到。

  分别介绍一下肚脐眼周围穴位艾灸的作用与功效

  艾灸神阙穴

  神阙穴也被称为“生命之根蒂”,在肚脐眼中。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作用。

  艾灸效果能调理三项,一是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二是水肿、小便不利;三是大病后的虚脱。

  神阙穴的艾灸方法一般有艾灸直接灸或者艾柱隔盐灸、隔姜灸。

  艾灸水分穴

  水分穴位于上腹部,肚脐眼正上1寸。

  艾灸水分穴的好处有两点,一是调理腹痛、腹胀、反胃呕吐等肠胃不适;二是调理水肿、小便不利。

  艾灸下脘穴

  下脘穴位于上腹部,肚脐眼正上1寸。具有健脾和胃,消积化滞的功效。

  艾灸下脘穴的能调理腹痛、腹胀、腹泻、呕吐、消化不良。

  艾灸气海穴

  气海穴有培元固本,扶正补虚的作用,能调理身体的一切虚证,是常用的保健穴位之一。气海穴位于肚脐眼正下方1.5寸。

  艾灸气海穴能调理五个方面,一是调理气虚引起的诸多症状;二是消化不良、肚脐周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道不适;三是小便不利、遗尿;四是遗精、疝气;五是调理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对于“元气”的补益效果明显。关元穴位于肚脐眼正下方3寸。

  艾灸关元穴能调理一下几个方面症状:一是少腹冷痛、疝气;二是腹泻、痢疾;三是中医五种淋证;四是中医肾气不固的症状;五是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

  艾灸中极穴

  中极穴是膀胱的募穴,位于肚脐眼正下方4寸。

  艾灸中极穴能调理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等方面。

  艾灸天枢穴

  天枢穴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大肠的募穴。位于肚脐眼旁开2寸,左右各一个。

  艾灸天枢穴调理肠胃不适和经期不适。

  艾灸大横穴

  大横穴位于肚脐眼旁开4寸。艾灸大横穴主要能调理脾胃的不适。

  艾灸肓俞穴

  肓俞穴位于肚脐眼旁开0.5寸,艾灸能调理胃肠不适和月经不调。

  艾灸外陵穴

  外陵穴位于肚脐眼正下1寸再旁开2寸。

  艾灸能调理腹痛、痛经和疝气。

  艾灸中注穴

  中注穴位于肚脐眼正下1寸,再旁开0.5寸。艾灸作用与肓俞穴相同。

  艾灸气穴

  气穴位于肚脐眼正下3寸再旁开.05寸。艾灸可调理月经不调、小便不利和腹泻。

  艾灸肚脐眼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穴位艾灸,长期艾灸其功效明显,艾灸肚脐眼需要坚持才有作用,再就是艾灸时一定要注意操作,谨防烫伤。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艾灸肚脐眼周围的穴位有哪些好处?全部内容。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艾灸的方法还要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体情况,酌情取穴艾灸。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学习艾灸参考之用,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内容,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艾灸注意事项、艾灸减肥、艾灸方法、艾灸的作用等内容,请继续浏览本站的其它一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