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还不了解的快看

艾灸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还不了解的快看

  是不是发现身边的一些人在艾灸了,是的我身边有好多人都开始艾灸了,艾灸可以温和气血、扶正祛邪对人身体有很多好处,治病防病效果非常好,怎么你还不了解艾灸吗?那快接着往下看吧。

艾灸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还不了解的快看

  艾灸是我们老祖宗古中医流传下来的一种治病保健手段,以其操作简单、效果显著、无副作用而流传至今。

  艾灸通过艾草的燃烧,使热量经过穴位进入人体,疏通经络,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强身防病。

  艾灸到底有哪些好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危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这说明艾灸可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艾灸调理范围广,无毒副作用,有“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的神奇疗效。

  一般来说,艾灸对身体的好处有以下几方面:

  防病健身,延年益寿

  古人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的防病保健经验。另外,医学研究证实,艾灸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防治疾病。

  中医古籍《扁鹊心书》里记载道:“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人要健康长寿,平常做做艾灸是最好的。

  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也认为: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而扶阳祛邪,最有效的就是艾灸。

  据史料记载,唐代药王孙思邈,幼时体弱多病,中年时喜欢上了艾灸,经常家里常备陈年艾草,“艾火遍身烧”,且非常喜欢灸足三里穴,这使得他从容活过百岁。

艾灸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还不了解的快看

  治百病

  艾灸可用于虚损、慢性疾病的滋补与调理。据文献检索,内、外、妇、儿及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的200多种疾病,都可以采用艾灸疗法治疗,而且疗效十分明显。

  促进血液循环

  艾灸疗法具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艾灸性属热,可以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临床试验证实,艾灸体表穴位可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对中风偏瘫有一定效果。

  健脾益胃,抗衰防老

  《针灸资生经》指出:“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胃病者,宜灸中脘。”在中脘穴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而常灸足三里,则能促进消化,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以濡养全身,收到防病治病、抗衰防老的效果。

  祛湿散寒,通络止痛

  艾灸的时候,艾火的热力能透过肌层,向下行气,所以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能,对风湿、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病有疗效。

  对于一些慢性病,如果用艾灸的方法慢慢调理,长期坚持就会收到很好的疗效,促使身体恢复健康。

  有些病和穴位不适合艾灸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疮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艾灸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还不了解的快看

  艾灸时要注意什么

  第一、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灸法。施灸时取穴要准,灸穴不要过多,火力宜均匀,壮数要适宜,切忌乱灸暴灸。

  第二、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乙醇(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瘢痕灸后要注意营养,以助灸疮的发起。

  第三、施灸过程中,严防艾火滚落烧伤皮肤和烧坏衣物被褥等物,灸后必须把艾火彻底熄灭,以防发生火灾。一旦出现晕灸,应立即停止灸治,让受灸者平卧休息,饮些开水,片刻即可恢复。

  第四、在颜面部施灸或给幼儿患者施灸要特别注意。如有起疱时,可用乙醇消毒后,用毫针将水疱挑破,外用消毒敷料保护即可,数日后可痊愈。

  第五、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第六、施灸后皮肤多有发红灼热感,一般不需处理即可消失;如灸后皮肤起疱,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头穿破放出液体,并用消毒纱布固定即可。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艾灸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还不了解的快看全部内容,但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艾灸的方法还要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体情况,酌情取穴艾灸。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学习艾灸参考之用,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内容,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艾灸方法艾灸疗法艾灸穴位图艾灸减肥等内容,请继续浏览本站的其它一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