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养脾要除湿,祛湿气要艾灸这些穴位

夏天养脾要除湿,祛湿气要艾灸这些穴位

夏天养脾要除湿,祛湿气要艾灸这些穴位

  夏天最有效的艾灸祛湿方法

  艾灸应该算是灸除湿气最有效的方法。

  原因很简单:艾是地上至阳之物,艾灸最补阳气,身体的阳气提升起来后可以迅速化掉湿气,在健脾除湿的诸多穴位中,只要灸透中脘穴和神阙穴两个穴位,就会取得很好的灸除湿气效果。

  1、上半身湿气重的,重点灸透中脘穴

  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我建议你重点灸透中脘穴,30分钟不够可以60分钟,一天一次不够可以一天两次。

  中脘穴的功效太多,它是六腑之汇,脏为阴,腑为阳,六腑阳气均聚集中脘穴,我们艾灸中脘穴,相当于把六腑的阳气都给补充了。

  另外,中脘穴的位置跟我们胃部解剖的位置最近,又是胃经的募穴,募穴是血、气聚集最多的地方,所以,艾灸中脘穴对胃部的补养功效最大,可以直接把能量补到胃里面,同时,中脘穴又是任脉大穴可以调整到肝、脾、胃三个脏器。

  在传统艾灸疗法中,也有提到要艾灸足三里和阴陵穴的,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属于胃经经气最旺盛的地方,灸足三里,胃的经气会变旺,胃部的功效会增强,但仅仅补胃而已。

  阴陵穴,是脾经的合穴,脾经运行的就是潮湿的气,在传统艾灸方法里面,艾灸阴陵穴,可以直接把水气耗掉,也有灸除湿气的效果。

  但是,根据我研究艾灸20多年的实践体会,足三里和阴陵穴在灸除湿气方面的功效还是不如中脘穴好,如果大家为了更高效的艾灸,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灸透中脘穴上。

  2、下半身湿气重的,重点灸透神阙穴

  神阙穴,俗称肚脐眼,可以直接补养我们的五脏,由于肚脐跟身体各个脏器都有联通,而且直接联通到各个经络里,灸神阙,可以直接对五脏进行调整、濡养,相当于调整身体整体的机制运转。

  如果你有下半身的一些湿气问题,比如腹部肥胖、水肿、小便不利等,都可以艾灸神阙穴,一般灸一段时间,或者当下小便的量就会增加,说明水湿在往外排,下半身的湿气问题,只要灸透神阙穴即可。

  3、配合不同的药艾饼,艾灸效果事半功倍

  对湿气的处理,非常简单,记住灸透中脘穴和神阙穴这两个穴位就行了,如果想进一步增加艾灸的效果,还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的使用好汉灸堂的药艾饼。

  一般来讲,艾灸中脘穴时可以使用汉灸堂的养肝饼和三伏灸饼,如果有肝脏的问题,平时容易发火,脾气暴躁,胃部容易涨疼,尤其生气后容易疼的,就用养肝饼灸中脘穴,等这种情况缓解后,再换成三伏灸饼灸中脘穴。

  如果平时脾气还好,胃部问题比较大的话,就直接用三伏灸饼更好。

  艾灸神阙穴时不能用养肝饼,用三伏灸饼和养肾饼都可以,三伏灸饼和养肾饼都是补的,三伏灸饼更温和些,养肾饼更猛烈些。

  生活中最简快的除湿方法

  现在养生知识丰富,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湿气重,大家可以随便百度一下就能知道,下面我给大家提供几个我在实践中使用有效的方法:

  1、换地方住。如果你本来就脾弱,这个季节会加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快速调整的方法就是换地方居住,换到环境比较干燥的地方去,可以快速调整身体状态。

  2、用除湿器。如果条件不允许换地方居住,可以使用除湿器,通过除湿器来调整外在环境的干燥度,给自己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3、加大运动。适当加大运动量,一定要在每次运动后达到全身微微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的状态,通过运动出汗来生阳气、除湿气。

  4、避免受潮。夏季雨水多,尤其要避免淋雨,一旦淋雨要尽快擦干身体,更换衣服,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泡脚,泡到微微出汗,把刚刚进入身体表层的湿气排出体外,同时注意尽量少呆在潮湿环境中。

  5、选好食物。多吃一些祛湿的食物,例如薏米,赤小豆,冬瓜,海带等,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当地菜市场买菜时,提前在百度上查查,尽量多吃些能祛湿的食物,那些是容易产生湿气的尽量不要吃,例如南瓜。

  总之,除湿的方法很多,比较简快的方法,以上5种较好。